我国电机标准分类方式——以电压、功率、励磁方式:
?QD——直驱式;QDY——永磁式;QDJ——减速式;
?QD112——第1位数字1代表电压12V,2代表24V;
?第二位数字1代表功率<1KW,2代表功率大于1≤2KW,依此类推,但8-11KW都用9代表;
?第三位代表设计序号,第四位数字代表变形序号;
?例如:QDY1253——永磁式起动机,电压12V,功率1.4KW,所以只要看前面的汉语拼音字母,就可以知道它是属于什么样的起动机,后面数字的前2位就知道它功率有多大。
目前的标准规定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之间的轴向距离为3--5mm,实践证明当该距离达到5mm时就容易引发铣齿故障,原因是啮合弾簧的压缩,是要等到驱动齿轮顶着飞轮齿环时才开始,那么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之间的距离越大,驱动齿轮的空行程越大,啮合弹簧的可压缩行程就越小,就造成压不紧飞轮齿环,铣齿就不可避免。治理铣齿故障的方法,是缩小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之间的距离,把5mm间距变为3mm。但对功率较大的起动机,强制啮合时齿轮磨损不可避免,因此需采用可避免齿轮磨损的柔性啮合技术。
目前许多人由于受某些教材的误导,认为发生铣齿的原因是开关触点闭合过早,而采取一些推迟闭合的措施,例如盲目在电磁开关与起动机端盖之间加垫片,其意图是使动铁芯的行程增大,以此来推迟开关触点的闭合,效果还相当地好。但好景不长,又会旧病复发。如此调整几次后,无论如何调整也解决不了问题了,只好更换飞轮齿环。新换的飞轮齿环用一段时间后,还是会出现老毛病。
合格的起动机当电磁开关通电,驱动齿轮被拨叉拨出后,驱动齿轮与止推档圈之间,大约有1mm的间隙,这个间隙的作用是防止拨叉磨损。起动机在车上工作时,驱动齿轮在电枢轴上的螺旋花键作用下,会顶在止推档圈上转动,因原来是留有间隙的,现在这个间隙就到了拨叉与单向器后边之间了,也即拨叉不再抵在单向器的后边,与单向器是不接触的,拨叉就不会磨损。当在电磁开关与前端盖之间加垫片后,就把这个间隙消除了,从而使啮合弹簧的可压缩量增加了1mm左右,因压力增大铣齿故障暂时消失了,但起动机工作时,拨叉始终抵在单向器上很快就会磨损间隙重现,27040-2192A日野发电机,因此铣齿又出现了。
如果垫片加的过厚,还有可能使拨叉变形,从而破坏断电间隙,结果是发动机一旦不“着火”,起动机就无法停止工作。过厚的垫片还有可能造成动铁芯吸不到底,使开关动触点的超行程缩小或消失,将造成开关接触不良或发生熔焊粘连故障。
合格的起动机都有断电间隙,就是当驱动齿轮卡在飞轮齿环中不回位时,电磁开关的动铁芯依然能回复一定行程,保证触点能打开,切断起动机电源。
您好,欢迎莅临济南佐佑,欢迎咨询...